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气象服务守护绿水青山_环球热文

日期:2023-02-14 09:10: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颗红彤彤的延安苹果,只有躲过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才能长成;波起峰涌的黄山云海,游客要凭气象预报才能见其壮丽;守护滨海地区的红树林,需要掌握适宜生长的气象指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朝晖夕阴、云雾晴雨,变化万千的气象本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气象服务除了提供预测天气的“晴雨表”,还在多种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为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气象力量”。

上天入地探明生态本底

新年伊始,一架搭载着30多个大气观测仪器的“空中国王”B-3587飞机从北京起飞,掠过周边地区的工厂上空,载回一组大气成分的实时数据。

这次飞行获取的数据将被用于推算大气中各类化学成分的浓度数值、传播路径、影响范围等,助力精准防治大气污染。

从改装、安放大气组分测验仪器,到解决飞机平稳飞行的难题,再到自主开发飞机科研数据集成软件,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赵德龙及其团队,进行了上百次航测试验与调适改造,填补了大气成分飞机航测先进平台建设及专用仪器组合方面的空白,让飞机穿云破雾,解开保持蓝天常在的“密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工业气体污染物,还有雾霾、云滴雨滴、冰雹降雪等,全都能测!”赵德龙相信,越来越完善的大气污染飞机航测平台,能为工业减排、政府防范治理空气污染决策等提供更多科学支撑。

而在更高远的天空中,还有一组默默注视着万物生灵的“星星”。2022年6月,一份来自风云气象卫星的监测报告提示,太湖西部沿岸区和湖心区出现蓝藻水华,一场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动、属地协同的蓝藻防控行动随即展开。

不只是蓝藻,拥有较强对地监测能力的风云气象卫星,能够充分发挥多星组网、协同观测的优势,对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其常态化生态监测评估产品已涵盖植被、水体、沙尘、积雪、火情等20多个种类,有利于及时掌握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参数。

在立体的气象监测体系当中,地面布设同样不可或缺。沿着北纬30°东西剖面,已有近40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青藏高原东坡落地生根,构建起大地形梯度观测网。凭借坚实的数据基础,国家气候中心研制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冻圈气候变化监测示范产品,获取青藏高原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数据,持续守护这片生态敏感的雪域高原。

截至目前,中国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涵盖7个大气本底站、27个气候观象台、超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42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愈加全面、精确的气象监测数据将为探明生态本底、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让公众进一步共享气象数据发展红利,中国气象局将向社会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洪政告诉记者,本次目录清单扩充至12类52种产品,新增全球海洋气象数据等内容,将于2月15日正式上线。

向天借水生态补水解渴

“什么时候才能下场雨?”2022年春夏,持续的晴热少雨天气让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草原、河湖打了蔫儿,当地百姓犯了愁: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再这么“干渴”下去,不仅大河源头处的水草不再丰美,肆虐的风沙也会随之而来。

于是,一场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启动了。历时近3小时的高空飞行,伴随着机翼下方“焰条”的持续喷射,增雨催化剂被均匀地播撒在云层当中。作业飞机着陆后不久,期盼已久的甘霖也终于落地,人们的喜悦重新荡漾在黄河源头处。

十多年来,这样的“及时雨”在三江源地区下了500多场。每年5月至10月,气象部门顺应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和生态恢复的黄金时段,通过人工增雨作业等方式适时补水,涵养大江大河的生命之源。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21年青海湖丰水期湖泊面积达4637.6平方公里,达到近10年来的最大面积。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截至2020年,三江源地区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6.77%。

三江源之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试点遍布祁连山、丹江口、白洋淀等典型区域。在重点生态保护区,气象部门持续开展大范围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及时补充生态用水,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作用。

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一条长18公里的泗河绿色发展带,引来青头潜鸭、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繁衍栖息。为了让鸟儿们在此生活得更加惬意,兖州区气象局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泗河生态廊道兖州段配置了9套自动气象站设备,联合开展湿地周边地区旱涝配置特征研究,并在湿地植被生长黄金期,以人工增雨作业的方式为湿地“解渴”,更好地抚育湿地生态系统内的“小精灵们”。

中国气象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可开发的云水资源每年达2800亿吨,相当于7个三峡水库的水量。如何用好“空中水库”,向天借水润泽大地,成为气象部门近年来的重点攻关方向。从借助高科技探测技术找到“雨做的云”,到研制成功雷达指挥、自动发射、立体播撒的地面作业系统,再到中国第一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I”首飞成功,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耕云播雨越来越成为修复生态环境的有生力量。

“预知”未来开发生态产品

风与阳光,是能够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气候资源。哪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风力发电场、太阳能光伏板应在何处布局?如何把握风能、太阳能波动性特征,为平滑电网调度和稳定电力供应提供支持?擅长追光逐风的气象部门正在给出答案。

走进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全国首个综合能源气象服务平台——黄冈市电力调度智能气象服务决策支撑系统正在“动脑”,将气象预测转化为功率预报,助力黄冈市新能源发电量有效并网利用。

记者了解到,这套系统建立了适应黄冈地区气候特点和电网特点的新能源发电功率、用电负荷、网供智能预测系统,不仅能预测出未来10天短期新能源发电功率,还能给出未来4小时内超短期功率预测,帮助电力系统调度员掌握电厂未来1-4小时的发电能力,精准控制错峰、避峰供电,保障新能源最大限度、更加稳定地实现消纳利用。

在内蒙古,风能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系统的预报时效,已由8小时延伸至100小时,空间分辨率提升至2.7千米,时间分辨率降至15分钟,预报频次达每日4次。得益于此,内蒙古电网风电并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风电发电量增加的同时,弃风率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持续组织精细化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全国2400多个国家级气象站均实现日照时数的全天候连续自动观测,连续8年发布《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并自2018年起每年编制《光伏扶贫太阳能资源年景评估报告》,为制订与实施光伏扶贫政策、加快贫困地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做出贡献。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申彦波表示,未来将对自然资源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评价,通过把控复杂地形发电厂设计及设备选择安装,依据气象预报对清洁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做好调度,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加强预警,进一步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服务保障。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生态环境 人工影响天气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